年的雜說之一 ---   鄉間愛年說

 
 

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適應"天時""地利"及能獲得良好的收成,在長期的耕作實踐中累積經驗,綜合天文和農作物適應天氣的能力而定下來。陽曆則按太陽的回歸年計算編制,只有:"春分、夏至、秋分和冬至"四個節氣。中國農曆的曆法,則由四立作為四季的第一節作帶頭而成二十四節氣。這也是為什麼春節過年,正月初一日是在立春之附近而不在黃道經緯度的春分。當然這也是和月亮的盈虧運行有關係而計萛出來的。簡稱為農曆、月曆或陰曆。農耕和天氣配合的二十四節氣名稱次序如下:

 

1. 立春 2.雨水 3.驚蟄 4.春分 5.清明 6.穀雨。

7. 立夏 8.小滿 9.芒種10. 夏至11. 小暑12. 大暑。

13.立秋14. 處暑15. 白露16.秋分17. 寒露18.霜降。

19.立冬20.小雪21. 大雪22. 冬至23.小寒24.大寒。

 

每年由立春至大寒,週而復始為一年。

 

    昔日一月份稱為元月或正月,年初一日古稱為上日、元日、朔日、朔旦、正日、正旦、後來才稱初一日為元旦,其意是一年的開始。自袁世凱登上大總統位後,為表示其思想維新,下令推行陽曆。把農曆的新年稱為春節,把專稱元旦日的帽子送了給陽曆一月一日,並強制使用陽曆辦公事,取消農曆,最終還是消不了。只好不了了之,只餘下更改的節日名稱。

 

  到一九三九年開始,國民政府也宣佈廢除農曆,推行新曆(陽曆)。提昌改變舊習俗,要按陽曆來安排過年和各式節慶。但在中國民族的思想中,農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,過年的傳統習俗根深蒂固。更改非易,有些較落後的地區,根本連什麼是陽曆也不知道。且很大部份的國民,認為新曆也稱為西曆(現在仍有人如是稱謂),是洋化的東西而抗拒接受。

 

  更重要的是中國是以農立國,一切的播種、插秧等種植次序必須按節氣而行,否則收成會有問題,品質更有問題。(例如:現在菜市場夏天也有冬季疏菜大量供應,外觀肥大靚麗,但吃起來有菜樣而無菜味,這和用化肥只有少許關係,更主要是種植但求有貨,不管是否合時宜,此應了一般老饕口語所謂"不時不食"也。)猶在記憶中如春耕,必須在‘立春’開始耕種,接著早稻插秧,到四月中‘小滿’ 開始夏收夏種,‘夏至’前必須完成秋收的插秧工作,到九月開始秋收。否則,過了夏至才插秧,成長的莊稼仍會開花結子,但穀粒會成為俗稱的"盼穀"(即穀粒內是焦/小米粒,甚至大部份都沒有米而只得穀殼。)。所以夏收後必須緊接著夏種,這才能趕及秋收。農民在這段時間特別忙碌。回想當年學校特別要放農忙假,方便學生協助家裡下田收割及播種。相對地秋收後一段時間屬於農閑。秋種只種些短時間收成的蔬菜。特別是小寒到大寒後,農耕是休息時段,要在來年春天才開耕,尤其是在北方,需等待溶雪後才能耕作。大寒到明春這段時間確是最佳過大節的選擇。所以,農民要保持過農曆年的習俗更難以改變。

 

  對於城市或工業化地區的工人而言,好像沒有甚麼影響,但在中國或外國的華人社會,一般習慣在近農曆年底或尾牙後發放雙糧及年終花紅獎金(一般外國社會公司是沒有雙糧的)。故亦不願意更改,方便配合農閑回家度嵗,團團圓圓、過新年、一樂也。此乃把天時、地利、人和融合的最佳選擇。

 

 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傳統的道教、佛教及儒家等很多節日,仙佛聖神的誕期也是根據農曆而行。當然,有部份小數民族的新年是在二月份的,但仍然以農曆為依據。從民國時期一九三九年到今天二零一三年,歷時七十四年,朝政數翻,中國雖然能夠保持:陽曆年是元旦日,但春節農曆新年是過年大節日,真正全世界華人普天同慶的日子,其根源在乎此也。

 

php hit counter